揚州早茶的「閒」文化
揚州的早晨是從一杯茶開始的。在揚州城裡,吃早茶的地方有很多。每天早晨,你隨意走進一條老街,都會遇到一兩家人頭攢動的食鋪,顧客大多是附近的長住民。 老臉色,老地方,老三樣:一碟燙乾絲、兩隻冒著熱氣的包子、一杯普通綠茶,對於老揚州來說,閒適的一天就這樣拉開序幕了。
閒聊費舌,茶能生津,茶與閒聊堪稱黃金搭檔。大到國家大事、國際要聞,小至街談巷議、道聽途說,都是早茶時間的談資。其實,談什麼並不重要,要的是街坊鄰里間的那份親熱勁。老百姓過日子沒那麼多深文大義,就圖個樂樂呵呵。就像手中捧著一杯清茶,喝的是其中的閒趣。
揚州人很客氣。多年不見的老同事、老街坊偶然相遇,雙方寒暄幾句匆匆道別,人已走出去好幾步了,還會回過頭來喊一聲:過天請你吃早茶。你也未必就把人家的 客氣話當真,但心裡頭還是會有暖暖的感覺。倘若有朋自遠方來,揚州人是一定要請吃早茶的,還要去上檔次的地方。得勝橋的富春、天寧門外的冶春,都是響噹噹 的老字號。很多年前,我第一次來揚州,朋友便領我去了冶春茶社。
一條幽靜的護城河,一面是長滿青草雜樹的斜坡,另一面鄰水而建幾椽茅廬,題名:「香影廊」、「水繪閣」。環境靜雅,名也不俗。待到擇臨窗位置落座,定下單 子,服務員便託了茶盤,提著暖瓶過來。茶是綠茶,白瓷蓋杯,上好的茶葉。挨個沏上後,服務員問一聲:客人齊了嗎?旋轉身就去向廚房下單子。揚州早茶有個規 矩,客齊點心方能上籠蒸,都是人等點心,斷不能點心等人。個中講究,既為點心,也為客人,看似簡單,實為妙著。您且品一口清茶細細琢磨吧。
看著嫩綠的茶葉在杯中翻滾沉浮,慢慢地舒張開來,我不由地想,生活中若能少去一份塵俗的緊張,多出一份心靈的安閒,也未必就是壞事。
閒談間,菜品上桌。一盤大煮乾絲,外加四小碟醬菜。既大方,又可人。醬菜味甜,嚼之脆嫩。豆腐乾是最普通的食材,揚州人卻把它做成了一道招牌菜,淮揚菜的功夫可見一斑。乾絲纖細均勻,配料豐富鮮明,用預先熬製的雞湯烹燴。如此唇齒留鮮的佳餚絕沒有半點味精。
正吃著,有人細聲提醒:「小心。」服務員站在身後正舉著一摞熱氣騰騰的蒸籠。桌上立時堆滿了琳瑯滿目的精緻點心:三丁包子、翡翠燒賣、千層油糕、蟹黃湯 包、筍肉蒸餃……一隻隻如精雕玉琢般端臥籠中,令人歎為觀止。在一片滾滾熱浪中,早茶的氣氛達到高潮。可著勁挨個嘗遍,沒有不說撐得慌的。實在吃不了,也 只好兜著走了。
吃飽喝足,順著護城河邊溜躂,附近有個花鳥市場。那天恰逢週末,花間樹下,人影憧憧。老人逗鳥,孩童觀魚。雖說看的人多,買的人少,賣家們卻也不慍不急,一臉春風。
相隔數年,我再到揚州,揚州早茶的火爆與過去已不可同日而語。商務接待、旅遊觀光,四方賓客慕名而來。富春開了分店,冶春擴大了規模,但記憶中的花鳥市場 已不知去向。原先吃早茶的臨河小築成了茶社的儲藏室、衣帽間,成群結隊的客人湧進新建的高樓。服務員領我們上樓,進包間。包間按人頭定套餐,其中新增了不 少品種,像麻辣雞餃、小麻餅之類,原不屬維揚細點,竟也赫然在列。一切都在改變,唯有那杯綠茶保留著一如既往的清香。那縷清香溫馨、恬淡、閒情,令我記 懷。
揚州早茶是一種「閒」的文化。手中一杯清茶,面前二三知己,那樣一份閒情在這個「忙」的時代多少有些叫人懷念。也許,「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生活只適合那些退休的老揚州,但揚州早茶帶給我們的忙裡偷閒時光卻屬於每一位有機會光顧它的人。

 

本文分享至knowtea荼藝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早茶 文化
    全站熱搜

    turenfeng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